当前位置:
“同学们,大家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吗?知道总书记有什么爱好吗?他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看的第一本小人书是什么?”讲台上,一位特殊的思政老师“先声夺人”,抛出一连串个性有趣的问题,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台下,孩子们一边认真动脑思考、一边急切地想知道答案,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讲,并不时拿起笔在本上沙沙记录着。
7月2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智能走进天津市第三中学,为天津市优秀班集体、高二年级王渤生英才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课上,何智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为题,结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等书籍内容,从总书记的工作经历、兴趣爱好、对天津的工作要求、如何指导疫情防控等10个方面深情讲述了总书记的人生成长经历、为民情怀和治国理政理念并结合中国共产党99年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阐释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从平凡小事中感受人民领袖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卓然不凡的政治才能,激励青年学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汲取精神力量,明确人生目标,肩负时代责任,展现青年作为,绽放青春光彩。
“总书记特别爱读书,到梁家河插队时带了满满两箱子书,田间地头休息时就抓紧读会儿,白天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还曾经走30里路去借《浮士德》,书的主人都要上门了还舍不得还。”课上,何智能与同学们分享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趣事,让大家一下子拉近了与领袖的距离,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同学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勤奋好学感到由衷敬佩,也纷纷暗下决心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是青年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生杨春表示,要学习总书记身上的挤劲、钻劲、韧劲,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
“七年的插队生活,总书记除了坚持读书学习,也在黄土地的实践锻炼中找到了人生目标,陕北高原上农民的艰辛和农村的一切令他难忘,那里培养了他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何智能动情地对同学们讲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初心,也是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不论是在正定为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发火’,还是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都是总书记践行为民服务初心的生动体现。”
爱读书、爱运动、有追求、能吃苦……何智能将习近平总书记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平凡小故事娓娓道来,真诚、真挚、真情的讲述让在场师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的诸多优秀品质和深厚浓烈的为民情怀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爱戴之情激荡于胸,大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学生程姝琪说,她为国家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一位杰出的掌舵者、领路人感到庆幸、自豪,更从总书记身上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悄悄过去,何智能与同学们的分享交流也接近尾声,在热烈的掌声中,他走下讲台,微笑着询问大家有没有想问的问题,并送上最后的勉励。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也都是参与者、贡献者,希望大家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读书做人做事,心怀梦想、奋力拼搏,努力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新时代建设更美的世界、成就最美的自己!”
这堂特殊、生动的思政课让在场师生意犹未尽,更倍受启发、鼓舞。随堂听课的天津市第三中学教师、高二年级王渤生英才班班主任陈媛媛说:“今天的思政大讲堂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磨砺中成长的青春故事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也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目标、养成奋斗品行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范本。我们要从总书记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按照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样深感受益的还有天津市第三中学思政教师赵振华,她觉得今天的思政课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带来了教学相长的思想碰撞。她说:“我要真正肩负起一名思政教师的责任使命,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强化家国情怀和创新思维,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学生忠于祖国、服务人民。”
市属委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