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建议使用ie11及以上的版本 x
关爱版

当前位置:

【媒体看红桥】《今晚报》头版报道我区咸阳北路街红旗社区“时空信箱”活动
来源:红桥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05 16:56

小编

今天(4月5日),《今晚报》头版刊发题为《疫情下清明祭扫 移风易俗寄思念》的文章,以我区咸阳北路街红旗社区“时空信箱”活动为例,报道我市殡仪服务机构、民政部门、社区纷纷组织集体代祭、文明祭扫活动,疫情下清明祭扫,移风易俗寄思念


今天是清明节。近年来,本市持续倡导的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深入人心。眼下,现场祭扫服务因疫情形势按下“暂停键”,但暖心服务“不打烊”,本市各大殡仪服务机构均举行集体代祭活动,并推出代祭扫等服务,各区民政部门、各社区也纷纷组织文明祭扫等活动。

“亲爱的父亲母亲: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不能现场扫墓,用为您们写信的庄重仪式,表达我们的忆念……”清明假期,一个“时空信箱”出现在红桥区咸阳北路街红旗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们执笔写下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将信件投入“时空信箱”,“寄给”远去的亲人。古稀之年的李大爷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每年一大家人都会现场为亲人祭扫。他说:“今年无法现场祭扫,一开始还挺忧心,恰好社区组织文明祭扫活动,让我们有了寄托思念的机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济成介绍,社区通过“时空信箱”、种下小树苗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


摆上电子香、果盘、点心,敬献鲜花、诵读追思词、鞠躬行礼……昨天一早,天津寝园、天津憩园的工作人员便开始代家属祭扫。“两园区有近4000户家属报名免费代祭扫服务,我们会拍摄照片通过微信传给家属。市民也可以把对逝者的寄语发给我们,由我们代写后贴在祈愿墙上。”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铮介绍,目前中心已对两园区内8.2万座墓碑、2.6万个骨灰安放设施全部擦拭完毕,天津憩园还为曾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的白方礼老人举行悼念仪式。


市第一殡仪馆、第三殡仪馆近来也举办了集体代祭活动,工作人员或是敬献鲜花、花篮,或是亲手折叠千纸鹤,或是写下追思卡,寄托逝者家属的思念、心愿。往年的海上共祭活动今年因疫情暂停,市殡仪服务总站在海之眠纪念广场举行了骨灰撒海清明代祭仪式,工作人员以默哀、点亮祈福灯、系祈愿树丝带、放飞和平鸽等形式,弥补家属不能登船海上祭奠的遗憾。


清明期间,西青区民政局在西城寝园举办了集体代祭活动,工作人员冉毅炫是“00后”女孩,这几天忙于代客祭扫,经常顾不上吃饭。“不仅是天津市民,近两年因疫情原因,身在外地不能回津的群众选择代客祭扫服务的也越来越多。我们平均每天要为六七十户家属代祭扫,清明节当天在线上直播集体代祭活动,希望能用温情服务慰藉市民。”同时,西青区民政局还推出“清明节网上文明祭扫H5”“社区户外广场设置追思墙”等,为市民畅通多元化的文明祭扫渠道。


(来源于“今晚报”)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