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建议使用ie11及以上的版本 x
关爱版

当前位置:

【保密微课堂】董健民:誓与机要共存亡
来源:红桥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27 17:27



| 眼有丘壑,心存山河 |


      董健民,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刘祥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董健民天资聪颖,却因家境贫困而主动辍学,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补贴家用。虽辍学在家,但董健民也会在农忙之余捡起书本。

      而对她影响最深的人,莫过于当时身为中共地下党的叔父董秋斯。董健民在跟着叔父学习时,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她希望以后可以像叔父一样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

燃烧着希望,

走进这城门,

然后一群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

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他们学习、歌唱,

过着紧张而快乐的日子。

      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尽管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却是青年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那时的延安,是进步青年的“乐园”。街衢清洁,植满槐桑 ;不见烟馆,没有赌场 ;耕者有田,百事乐业。可以说,当时每一位爱国青年都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奔赴延安,实现抗日救国的梦想。他们每个人来延安之后,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董建民早就对延安心神许久,1939年春,年仅16岁的董健民,在叔父的引领下从家乡渡海南下,历时近一年,辗转来到延安,参加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到达延安后,她进入了陕北公学接受教育,早上出操,上午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听中央领导人的报告,下午则是军事训练,生活被安排的有条不紊。

1940年,由于董健民的优异表现,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她17岁。


| 窑洞结婚宣誓言, 誓与密码共存亡 |


    1941年,年仅18岁的董健民因各方面考核都很过硬,加入了中共非常重要又神圣的组织—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处。董健民学思敏捷,做事不拘一格,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敏感又心思细腻的她曾几次截获敌军的重要情报,使得我军可以化险为夷。

      在董健民所在的机要处里,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男同志叫钟琪。钟琪的家乡离董健民出生的静海县不远,算得上是半个老乡,因此他们在生活习惯以及观念认知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就显得格外的亲切一些。钟琪的父母也都是共产党员,钟琪和董健民一样,是一个从小就爱着红色革命、决心为党效忠的优秀青年。两个年轻人年龄相仿又有着相同的革命信念,随着彼此了解的进一步加深,这份革命的友谊终于升华成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1942年,董健民和钟琪在枣园的一个窑洞中举行了婚礼,而他们的证婚人,正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被称为“龙潭三杰”之一,时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的李克农。李克农看着这两个志同道合又优秀上进的年轻同志可以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感到十分的赞赏和欣慰。

      在婚礼上,两个年轻人的誓言并不是海誓山盟、执子之手,而是发誓为了千百万人能够得到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决不能泄露党的机密,“誓与密码共存亡”。

     “誓与密码共存亡”,这短短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也胜过所有甜言蜜语。这句誓言也成了两人的为人准则,在两人眼中,爱国事业远大于儿女情长。



      “两个人相互辉映,光芒胜过漫天繁星”,世上最难得的便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何其有幸能让两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牺牲和流血。两人在互表心意时,便做好了随时共赴黄泉的准备。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1945年,举国迎来抗战的胜利。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这就意味着要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北上。董健民和钟琪夫妇接到了党组织的派遣,他们坚决服从安排,决定立即动身。      

    1946年,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夫妇俩告别延安,踏上了新的征途。为了避开特务的跟踪,辗转了多种交通工具,终于踏上了最后一程,乘坐一艘客轮前往大连然后就可以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了。

      董健民和钟琪夫妇在上船之后,就立刻察觉到危险就在身边,但既来之则安之,以他们优秀的职业素养,两个人并没有表现出紧张和慌乱的神情。在他们的轮船驶入渤海湾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国民党军舰的阻拦。国民党的军舰先是击中了船身,他们的孩子也不幸被炮弹的碎片打伤。船被困在了海上,而紧接着就走上来一群带着武器的国民党特务。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挨个都进行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并且还大声吆喝着“有没有共产党?”。船上已经乱作一团,董健民和钟琪虽然内心非常紧张,但他们却表现得从容淡定,因此并未让国民党特务有所察觉。

      此刻他们怀里揣着的是党的机密,若被查到,自己性命堪忧是小,机密被截获,就意味着后方有无数的同志要流血牺牲,这也意味着共产党多年的部署顷刻间要化为乌有。

      董健民和钟琪坚定的望着对方,这几年的伉俪情深培养出了一种不需要言语就可以达成的默契,他们迅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绝不能让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

      董健民抱着两岁的孩子,钟琪则把机要文件紧紧的贴在胸前,他们悄悄地站起来,快速地走向了甲板上。趁着国民党特务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默契而坚定地看了对方一眼,把所携带的密件紧紧贴在胸前,又把孩子揽入怀中,一家三口相拥着,毅然跳进波涛滚滚的大海。

      那一年,董健民23岁,钟琪25岁,他们的孩子刚满两岁。翻滚的海水瞬间将他们吞没,但他们结为连理那天的誓言却久久回荡,从未消逝。后来,有人将夫妇俩的事迹谱成一首诗:

夫妻幼子海中魂,

保密捐躯党所尊。

真爱无分生与死,

心存真理万年春。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对看似平凡的夫妻,却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在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情况下,他们毅然放弃唾手可得的美好生活,将整个身心放到革命之中。无论何种逆境下,他们都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勇气,无愧于自己“誓与密码共存亡”的誓言。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