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历经140余天的连续作业,耀华中学红桥学校改建工程项目日前顺利竣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改建工程最后一步——铺设地砖也已全部作业完毕。崭新整齐的路面在阳光下平铺开来,静候即将到来的第一批莘莘学子。
“这路是终于铺好了,路下面的管网当时可费了我们好大功夫。”项目工长徐云贺说,主要因为地下供热、电力、联通等各类管网纵横交错、线路复杂,“真的是照着原始的管网分布图纸,一点点地对比推进,特别谨慎小心。”
但光照图纸施工是远远不够的。耀华中学红桥学校所在的这片校区始建于60年代初,1997年改建为天津市五十一中学高中部,后来由天津五中使用,2022年搬离后,今年正式在该校区上改建为耀华中学红桥学校。
“这么多年,几经易主,中间肯定有修修改改的地方,所以这地下的管网布局比图纸本身更加复杂。”区教育局基建科科长陈勇表示,不仅如此,整个工程推进过程中,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的态度,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施工团队还解决了不少“额外”问题。
“在开始动工前,我们曾接到五中反映的一个问题,这个校区教学楼南楼卫生间出水量有点小。”陈勇说,虽然只是一个卫生间出水量这样看似很小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希望在这次改建工程中一并完善。
出水量小,是水压上不去?还是管道老化?这让施工团队犯了难。“本来地下管道就错综复杂,还有很多这些年改造的痕迹,但图纸上并没有标注,我们也不敢轻易‘下手’。”徐云贺说。为此,区教育局找来了原五十一中后勤处负责人邓金龙,认识他的人都爱称呼他为“邓伯伯”。
邓伯伯已于2018年退休,一接到电话,他立马从家骑自行车赶到施工现场。通过不断回忆和反复勘察,邓伯伯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就是在这条水管,当时2018年一次管道改造的时候把这楼里的上水管道连着它,但这条水管到现在应该已经使用30多年了,没法儿再用了。”随后,邓伯伯和施工团队几次沟通研究管网的重接方案,最终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得把它解决了啊,虽然这条水管估摸着还能用段时间,但现在不解决,等路都铺好了,再过一段时间,出不来水了,到时候又得把地砖掀开,重新接管,这肯定会影响学校运转。”邓伯伯说,做工程也好,做后勤也好,都不能贪图竣工时的表面光鲜,更要用心做好看不见的工作,对后续使用的人负责。
一个卫生间出水量小的问题,却牵动着区教育局、施工队伍以及原学校等几方的心,这背后,是红桥区贯彻落实“教育兴区”发展举措的不断推进,更是全区上下坚持不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九万里风鹏正举,红桥未来可期。
市属委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