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建议使用ie11及以上的版本 x
关爱版

当前位置:

警惕 | 这种食品外包装又检出阳性!这些人最易感染!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10-28 18:42

  今天上午(10月28日),海关总署网站消息,从进口俄罗斯3艘捕捞渔船和荷兰1家冷库水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需要警惕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从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昨日,国家卫健委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通报,从进口俄罗斯3艘捕捞渔船和荷兰1家冷库水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的规定,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俄罗斯PROEKT-1GELALTD(注册编号为CH-03P)、DARLALLCSEVNAUCHFLOT(注册编号为CH-31R)、GULDRANGURSAAMILTD(注册编号为CH-63D)3艘捕捞渔船和荷兰DAALIMPEX HARLINGEN BV(注册编号为NL6614EG)1家冷库的进口申报1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警惕:新冠病毒冷冻条件可长时间存活

  在进口冷冻海鲜外包装中检测出活病毒

  今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7月大连疫情中,冷冻的进口海产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疫情溯源调查虽然检测到冷链水产相关物品及外包装核酸阳性样本,但从未分离到活病毒,传播链和证据链并不完整。

  今年10月,青岛出现疫情。

  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10月20日,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在青岛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是高风险人群

  昨日,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外防输入成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已从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在特定环境下,物体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

  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所以应加强冷链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货物源头管控、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和从业人员防护。

  专家风险研判认为,从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并在感染后未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继续从事食品生产、装卸、运输、贮存及销售等工作,病毒就有可能会通过感染者污染食品及其包装材料表面,并随着冷链食品扩散,如果相关防控工作不到位,就存在导致相关的接触者感染和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

  (来源于“天津广播”公众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