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建议使用ie11及以上的版本 x
关爱版

当前位置:

支教碌曲守初心 书写援甘民族情
来源:美丽红桥 发布时间:2025-03-27 11:40

2024年8月,天津市铃铛阁外国语中学团委书记刘芳作为红桥区教育系统援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教师的领队,与16位怀揣教育梦想的同仁,背上行囊,跨越万水千山,奔赴那片充满神秘与希望的雪域高原。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刘芳大学也是在本地就读,这次援派之行是她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自生活。抵达碌曲后,那里的气候和海拔给了初来乍到的她们一个“下马威”。当地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明媚、紫外线很强、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气温骤降。平均3300米的海拔,让她们出现了头疼、恶心、失眠、流鼻血等症状,大家感到非常难以适应。交通的不便是她们需要克服的又一个难题,这里没有她们习以为常的公交、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连长途大巴也只有过路车,县城内的出行基本靠走路,想要出县城只能打车。但碌曲的自然风光也让大家感到十分震撼,这里满眼尽是碧绿广阔的草原风光,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这样的自然美景是城市生活中难以见到的,这让她们对一年的援派生活充满了期待。
去年7月,碌曲县藏族中学(以下简称“藏族中学”)的“天津援建红桥班”(以下简称“红桥班”)正式开班纳新,醒目的牌匾在初一年级的楼道里熠熠生辉,照亮了这片高原学子的求知之路。
大家深知,抓好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向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成了“红桥班”的中心工作。在支教过程中,她们许多援甘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学生们积极参与、老师们引导得当,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输出高效、互动性强的课堂环境。同时,刘芳还积极与藏族中学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大家一起进行思维碰撞,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还促进了藏族中学教研组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大伙儿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学生和教师的尊敬。不仅如此,她们还积极搭建教育交流的桥梁,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与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多名老师开展交流教研,努力让前沿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思想,春风化雨般渗透到碌曲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藏族中学的孩子,大部分是牧民家庭出身,一个学期几乎都住在学校,加上大多数孩子刚刚开始寄宿生活,他们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对寄宿生活的迷茫等心理状况。
因为曾经担任德育主任,刘芳很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因此她萌生了深入牧区家访的想法。当刘芳把自己的想法和援甘工作组、学校领导班子、“红桥班”的老师们沟通后,大家都很支持。很快,藏族中学就帮她们联系了2个牧民家庭。后来刘芳得知,学校选取的这2个家庭其实是条件较好的家庭。尽管如此,这一路的行程仍然超出了她的认知:孩子家的牧场距离县城50多公里,汽车下了国道后在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慢慢晃悠,终于来到一片大山面前,但孩子却说他找不到家了,这让她们有点猝不及防。打了好几个电话,总算和学生家长取得了联系,原来因为天气寒冷,孩子家已经搬到了冬季牧场。孩子的父亲几乎不会说普通话,彼此的沟通全靠随行的司机翻译。他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感谢,也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不亲身走一走,不知道他们回家的路有多远、多难;不亲自看一看,也不知道当地百姓对教师的尊敬有多深,对教育的渴望有多大。这次深入牧区的家访让刘芳对这些藏族孩子有了更深的疼爱,支教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这次家访在当地和天津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甚至有很多天津的企业家联系到她们,希望能对“红桥班”的学生开展帮助。随后,大家积极联系沟通,问需学生,在每个班级选择了10位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捐助。随着运动鞋、棉鞋、双肩包、床上用品、台灯、保暖内衣、帽子、手套、文具等学习生活物资陆续送到学生手中,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而这些温暖的瞬间也成为刘芳支教生涯中最宝贵的回忆。
红桥区教育系统与碌曲县教育局有着多年的共建基础,藏族中学与天津市第五中学和天津市新华中学和苑学校是多年的“拉手校”,两地学校时常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开展学科类的交流研讨。每年10月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和践行者,刘芳精心策划,联系邀请红桥区教育局、红桥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红桥区文物保护中心与藏族中学共同开展“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红桥班里说红桥”民族团结共建活动。她们将主会场设在天津市第五中学,分会场设在藏族中学。活动由红桥区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带领两地学生走进红桥区,通过讲述红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带领大家共同感受天津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脉,加深了“红桥班”学生对红桥的了解。随后,两地的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学校、家乡,一份份民族情跨越万水千山在云端紧密相连。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援派支教工作是刘芳教育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她今后的教育之路。在未来的援派工作中,她将矢志不渝地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携手全体援派教师,在碌曲这片热土上执着追求教育梦想,为书写津甘两地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不懈奋斗。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