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公庄街道办事处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邵公庄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依法行政,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一是将听取法治建设情况纳入街道党工委会重要议程,听取相关科室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年度主持召开法治专题工作会议4次,听取法治建设汇报3次。二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程序,在老旧小区改造、民生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决策前,通过社区公示、问卷调查、居民议事会等形式收集建议,确保决策科学合理、符合群众利益。三是坚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积极促进三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法治建设与党建、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党务、政务规范化管理、公开,主动接受法律监督,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四是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运用。申请专项资金聘请专业律师团队担任街道法律顾问,参与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审查、项目招投标、行政复议及诉讼等事务,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保障街道行政行为合法合规。
(二)坚持深化普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丰富普法形式。紧扣“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和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在红星美凯龙、民族中学、西青道中学、民族附小、跃进里小学等场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次,法律知识讲座26场,模拟法庭等送法进社区活动2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悬挂横幅15条,张贴宣传海报50张,受教育人数10000余人,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宣讲队伍。定期组织街道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在各社区选拔培养65名法律明白人,组成法治宣讲队伍,深入商户、企业、社区与经营者、企业负责人及群众面对面交流,为邵公庄街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品牌打造,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一是建设高品质法治小院,加强日常法治宣传,同时依托辖区内大型商超,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二是打造春风化雨入网入心的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构建邵公庄街道“1+N”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调解体系,2024年,全街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40余件,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三是建设推广“老李说事”调解工作室品牌。坚持运用法治理念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挥“老李说事”品牌效应,结合网格化管理优势和红警队伍资源,设立调解室,形成“品牌+机制”“三室联建”工作模式,在社区形成“品牌+机制”吸附纠纷、化解纠纷的主阵地,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载体和路径,真正实现将矛盾化解在社区,铸牢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坚持规范执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能力,组织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常用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执法干部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将法律知识转化为依法行政、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2024年度我街综合执法大队代表我区参赛,荣获天津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一等奖;我街荣获红桥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知识竞赛团体第二名;赵鑫同志荣获红桥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知识竞赛个人第一名。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活动、不插手具体案件相关要求。三是宣传教育为先,推行柔性执法。在开展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有针对性地向当事人精准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当事人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面对面向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在执法案卷中完整阐述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处罚决定,结合案情说透法理和事理,确保处罚有理有据有度,切实增强行政处罚的说服力和公信力。今年以来,共下达各类行政处罚67起,未发生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情形。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邵公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十一个坚持”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工委、办事处理论学习必学内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二是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对法治建设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要工作亲自推进、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三是狠抓重点环节推进,在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增强依法执政本领,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与维护稳定的综合能力。四是将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回顾2024年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人员法治意识不足。街道干部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还未有效融入到日常工作,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法治宣传效果不够明显。当前宣传形式创新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普法宣传主要采用派发宣传单、开展讲座等形式,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较少,普法缺少互动性,效果不够明显。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坚持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方向。坚持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培养常态化,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政班子会、专题党课、调研座谈等形式进行专题讲学,让法治工作深入人心。
(二)强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制定街道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专业法律培训、学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实战能力;完善街道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核平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的培训和考查;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充实执法、调解队伍,建立人才储备库,提升队伍整体专业素养。
(三)紧盯工作重点谋突破。贯彻落实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及时做好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的规范性工作;全链条梳理行政执法全过程,注重细节问题,充分考虑到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感受,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劝导教育、警示告诫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守法。
(四)创新优化普法工作模式。加强普法与法治实践的双向互动,针对法治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具体的参与实践活动树立法治的权威,培养人民群众崇尚法治的行为习惯;加大新媒体普法投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开设普法专栏,通过动画、微视频等形式开展趣味性普法;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针对青少年开展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等校园普法活动,面向老年人开展防诈骗专项普法,以案说法,增强普法感染力;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沉浸式普法,如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切实增强普法效果。
(五)健全法治建设协同机制。搭建街道法治建设协同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法治信息,联合开展执法检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聚焦智能法治平台建设,整合政务服务、执法监督、法律咨询等功能,实现数据共享与高效运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凝聚各方力量,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市属委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