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卫生健康委 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
红桥区“共创无结核校园”科普
创意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实施方案》,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关于举办2021年天津市“共创无结核校园”科普创意大赛的通知》(津卫疾控〔2021〕508号)要求,加强我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综合考虑学生人群需求视角,开拓学校结核病科普作品新形式,做好我区“共创无结核校园”科普创意大赛活动,区卫生健康委、区教育局制定了《2021年红桥区“共创无结核校园”科普创意大赛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区卫生健康委 区教育局
2021年11月19日
(联系人:区疾控中心 刘岳;
联系方式:18920115030;
邮箱:jhk@tjhqcdc.com;
区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张瑞娇;
联系方式:022-27326437;
邮箱:hqqxxwsbjs@tj.gov.cn)
(此件主动公开)
2021年红桥区“共创无结核校园”
科普创意大赛方案
为加强我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共创无结核校园”科普创意大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共创无结核校园,你我共同参与”。主题关联内容可包括结核病传播途径、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措施、学生病例的处置、患病师生规律治疗和休复学管理等。
二、活动时间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
三、活动对象
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参赛组别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包括初中、高中、中专)。
四、活动形式
科普创意大赛,包括个人赛及团体赛。小学组报送手抄报作品;中学组报送图文类和宣传活动设计类作品。各类作品具体要求及参赛须知详见附件1。
五、活动实施
(一)活动发布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自10月25日起设置活动专栏,定期发布活动信息并推送科普知识原始素材。
(二)作品评选
1.海选阶段。2021年12月10 日前,参赛个人或团体将作品上报学校组织部门进行海选,小学组及中学组的每所学校推荐作品5个。
2.初评阶段。2022年1月14日前,各参赛学校将推荐作品上报区级评选小组,区级评选小组由区卫生健康委、区教育局、区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及区疾控中心组成。小学组及中学组每组学校推荐作品20个。初评入选的表演类作品参加决赛现场评选。
3.决赛阶段。2022年2月25日前,市级评选小组完成图文类和视频类作品的专家评审。表演类作品将于天津市“共创无结核校园,你我共同参与”科普创意大赛决赛现场进行评选。获奖作品将于媒体平台推广。
(三)奖项设置
1.科普作品评选
小学组: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另设优秀奖若干。
中学组: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另设优秀奖若干。
2.组织机构评选
设置“优秀组织奖”3 个,“最佳贡献奖”1 个。
四、工作要求
(一)请区卫生健康委、区教育局、区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各上报1人组成区级评选小组,于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前将人员信息(附件2)反馈区疾控中心。
(二)请区教育局、各学校规范报送作品名称,统一格式为“单位规范全程+作品名”,如,民族中学+防控结核,并填写作品汇总表(附件 3)和报名表(附件 4)。
(三)作品须通过网络和邮寄两种途径同时报送,区级评选小组将本区作品汇总表、报名表电子版与报送作品存储在光盘或者U盘内,与签字盖章的纸质版一同邮寄。
附件:1.科普创意大赛要求与参赛须知
2.科普创意大赛区级评选小组联系人信息表
3.科普创意大赛作品汇总表
4.科普创意大赛报名表
附件1
科普创意大赛要求与参赛须知
一、参赛作品标准
参赛作品内容必须为原创,并基于学校结核病防控紧密相关的科普内容,有较高的科学性,有很强的通俗性、创新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一)科学性
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具有两层含义。其一,科学性是对科普作品最重要的要求。所有参赛作品中涉及的结核病专业知识、数据、政策、引文须来自国家或国际期刊杂志,或医疗健康行业相关专业组织发布的文章、报告、核心知识等;其二,科普作品要能够深刻地诠释科学文化的内涵,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透视,以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诠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诠释科学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的健康决策,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所有参评作品以结核病科普内容、健康理念倡导为主;个人或团队风采展示类作品不在参评范围;参赛单位要对参赛作品的科学性予以负责;在科学表述时要注意其中的论证逻辑。
(二)通俗性
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就是以通俗、简洁的方式阐明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讲清陌生、抽象的事物,从而理解作品所讲述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作品所传授的科学方法,领会作品所提倡的科学思想,领悟健康知识,明晰科学与健康的关系。
参赛作品中涉及科学的专业术语需予以通俗性的解释,用贴近大众的表现形式,用普通大众熟悉的语言方式进行创作,专业的题材也能得到大众的喜爱和传播。
(三)创新性
优秀的科普作品要以新颖的形式,深入反映科学的属性。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要从题材、体裁、内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科普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构思新颖,深富启发性,并能引发广泛的兴趣,促进传播健康知识、健康理念,揭示科学与健康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与健康行为的融合。
参赛作品可灵活运用图表、动画等形式进行创作,内容、表达方式创新、有新意、有趣味、贴近社会公众特点。
(四)时代性
优秀的科普作品要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时代的要求,反映结核病防控领域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
参赛作品需紧跟时代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创作,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符合公众的审美,满足公众的需求。
(五)实用性
科普作品的技能指导和行为建议非常重要。参赛作品中既要有健康知识的宣传,又要有明确的行为建议,并且行为建议要具体可行。既要告诉公众“为什么要做”,还要告诉公众“应该怎样做”。
二、参赛作品推荐主题
以“共创无结核校园,你我共同参与”为主题,主题关联内容可包括结核病传播途径、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措施、学生病例的处置、患病师生规律治疗和休复学管理等。
三、参赛作品具体要求
(一)手抄报作品具体要求
突出“共创无结核校园,你我共同参与”主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整洁、美观、大方,均采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版面制作允许剪贴等手工成分。统一使用A3或A4纸张,单面制作。
(二)图文类作品具体要求
1.作品包括海报、折页,微信平台传播的图文和适用于手机传播的漫画等。
2.为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图文中不可包含二维码和链接。
3.作品使用汉语,体裁不限,篇幅不宜过长。
4.图文格式存为JPG文件,文件大小大于5M,分辨率不低于350dpi,不接受打印稿及纸质手绘稿。
5.参赛作品涉及专业内容或引用其他素材,须标注出处。
(三)宣传活动设计作品具体要求
设计完整的结核病校园宣传活动方案,主题明确,活动形式不限,要求方案可行性强,附活动预算和预期效果评估。
(四)视频类作品具体要求
1.包括公益广告、微视频、动漫、长视频等。
2.要求作品画面质量优,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后续传播使用,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
3.公益广告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分钟。微视频、动漫不超过5分钟。长视频时长为5分钟以上。
(五)表演类作品具体要求
1.包括歌舞、小品、相声、情景剧等适合舞台表演的节目,参演选手2人及以上。
2.作品以视频形式报送,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画面质量优,可供后续传播使用,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
四、参赛须知
(一)参赛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合法性。如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获奖资格,有权要求其返还证书。
(二)作品要求原创,原则上是2年内创作的作品,参加过既往相关比赛获奖的作品不得再次投稿。
(三)所有参评作品不得侵害任何第三方权益。凡涉及到版权问题,投稿人须取得当事人的授权,未经授权的一律禁止参评。所有参评作品要注明题目、作者和单位等关键信息。
(四)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商业性广告内容和外部链接。
(五)为公益目的,大赛主办、承办各方享有对参赛作品的无偿使用权;参赛者须保留作品原稿,以便查对。
(六)大赛组委会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所有报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报送作品均视为获得报送和制作单位或个人的同意,大赛组委会享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有权将参展作品用于本次活动相关宣传展示,且不向投稿者支付相关费用。
(七)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报送作品的单位及作者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
五、奖项设置
1.科普作品评选
小学组: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另设优秀奖若干。
中学组: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另设优秀奖若干。
2.组织机构评选
设置“优秀组织奖”3 个,“最佳贡献奖”1 个。
六、评选程序
科普大赛作品评选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作品征集
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及校方联合组织实施,各学校负责校内作品评审及推荐工作,各区成立区级评选小组负责区级作品评审及报送工作。每区依规择优上报,各区小学组及中学组每组学校推荐作品20个。初评作品须于规定期限内向市结核病控制中心报送。
(二)作品审核
市结核病控制中心组建市级评选小组(评委会),负责组织评审工作。市级评选小组(评委会)由工作人员和评审委员构成,工作人员负责作品的审核、整理、发放等工作;评审委员需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负责遵照评选标准参与评选。
(三)市级评审
市级评选小组(评委会)对短视频类、微图文类参评作品按作品主题进行分类,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各奖项获奖作品。对表演类作品,组织相关专家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进入决赛的表演类作品在活动总结会上参加表演类决赛,现场评选出演讲奖项。
附件2
科普创意大赛区级评选小组信息表
姓名 | 单位 | 科室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请于10月29日(星期五)前将大赛负责人信息报送至jhk@tjhqcdc.com
附件3
科普创意大赛作品汇总表
序号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报送单位 | 作品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邮箱 | 是否参加过其他活动 |
1 | |||||||
2 | |||||||
3 | |||||||
4 | |||||||
… |
附件4
科普创意大赛报名表
参报单元 | □小学组 □中学组 □大学组 | ||||
作品类别 | 小学组:□征文 中学组:□图文类 大学组:□图文类 □视频类 □表演类 | ||||
作品名称 | |||||
报送单位 (含院系、年级班级) | |||||
主创人员 (可多位) | |||||
作品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邮箱 | |||
作品简介 (800字) | 包含以下方面,会作为评分依据,故缺一不可: 1)说明本作品想科普的具体对象; 2)列出本作品想科普的结核病知识点; 3)描述本作品的实施环境; 4)描述本作品的创意灵感和传递理念; 5)描述本作品实施后的预期
| ||||
该作品是否曾经投报过其他科普活动 | □未投过 □投过 若“投过”,请填写活动名称及投稿年份:
| ||||
作品原创声明 | 本作品创意为本人(或本创作团队)在相关专业老师指导下独立创作完成,无抄袭、剽窃他人创意行为。作品不涉及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对本作品创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以主创人员和鸣谢的形式在作品中列出,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负责人签字: 日期:
(加盖报送单位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