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街道办事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深化体教结合,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15〕17号)的精神,经区政府66次常务会议审议,现将区体育局区教育局拟制的《关于深化体教结合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0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区体育局 区教育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以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不断满足竞技体育需要、建设体育强区为根本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各自优势,促进我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二、组织机构
成立红桥区深化体教结合,推动“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和推动工作,组织机构名单如下:
组 长:马 政 副区长
穆 强 副区长
副组长:穆瑞秋 体育局局长
马文娟 教育局局长
办公室主任: 王津生 体育局副局长
吴美琴 教育局副局长
办公室成员:赵长悦、邓 俊、孙忠浩
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
三、工作职责
(一)总体职责
1.负责推进落实我区“8421工程”的组织实施、督导和协调工作。
2.在工作管理、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配备、学生招生、训练保障等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3.加强沟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推进、双赢发展的工作机制。
4.编制我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全局性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鼓励和推进相关部门、学校不断创新、改革,总结探索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经验及新路子。
(二)分工职责
在落实推进我区“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工作中。
体育局的工作职责是:
1.推动红桥区青少年体育工作法制建设。
2.完善我区青少年体育活动和训练的服务体系建设。
3.办好以选拔体育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青少年体育各类比赛。
4.组建好相关运动队与参赛队伍。
5.加大“体教结合”专项经费投入及相关保障的力度。
6.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对我区业训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评估、激励机制。
教育局的工作职责是: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业训工作。
2.对我区和学校业余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布局。
3.继续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
4.完善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
5.办好普及型体育项目的青少年体育赛事。
6.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力度。
四、目标任务
(一)科学做好项目布局
结合天津市业余训练8421训练模式(即在每个区县8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1所业体校形成“一条龙”训练模式),调整好我区项目布局,整合集中教育、体育系统的场馆设施及人才资源,结合区情实际,我区竞技体育应在抓好田径和足、篮、排三大球项目基础上,重点打造跆拳道、乒乓球、游泳和摔跤、柔道优势项目,开展好武术传统项目并确定击剑为优先发展项目,选拔好各梯队年龄段苗子队员,打好基础抓好训练。真正体现优势项目要优,尖子人才要尖,以优带常规的训练格局。力争每年均能向上一级专业训练中心输送优秀队员,且逐年有递增,确保下届全运会金牌总数再超上届。
(二)我区拟定“8421工程” 项目布局
8所小学为:红桥区实验小学、师范附小、新村小学、跃进里小学、佳园里小学、外国语小学、佳宁里小学、中心小学。
4所中学为:天津市第五中学、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天津市民族中学、天津市第八十中学。
2所高中学校为:天津市第三中学、天津市第五中学。
1所红桥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
(三)继续实施“人才强体”战略
加强教练员队伍组织建设,积极引进市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我区任教,增强新的活力。结合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的发展和各运动项目的需要,未来五年内将陆续引进部分优秀教练员,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培养、培训体系,抓好老中青不同项目教练员的分级分类培训,提高运动队的管理水平和训练水平;进一步完善教练员聘任、管理办法和各项考核制度,强化教练员岗位荣誉感、责任感和岗位竞争意识,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教练员队伍。为我区业训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四)有机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做好训练基地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红星职专体育场、馆作为红桥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综合训练基地,积极借助教育系统的传统校、网点校资源计19所体育场馆分别建立10个项目训练基地,以达到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变以往训练模式,为学生在学业和训练上提供优质的双重保障。坚持体育和教育密切结合,制定统一的大目标,联动的新机制,共同抓好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制度
工作会议由体育局、教育局分管领导及相关办公室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 研究和决定体教结合方面的相关问题, 部署落实具体工作 以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抓好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抓好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的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为我区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网点校的教练员、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根据体育训练的实际,解决好教练员、体育教师的职称及课外体育训练绩效补贴等待遇问题。
(三)保证经费投入
为了保证“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的经费投入,将发展青少年体育训练经费纳入我区年度财政预算,加大体育训练资金的支持力度,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社会兴办青少年体育培训单位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四)加强日常检查指导
为了保证“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的指导工作,由我区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和教练员、体育教师组成青少年体育训练督导工作组,不定期到区各训练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督促和促进我区青少年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我区青少年训练的整体水平。
(五)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评估激励机制
为使“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评估激励机制,将评估激励机制纳入各网点布局校的业绩考核,全方位地提升“8421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工程”的整体水平。
附件: 1.红桥区“8421”工程项目布局一览表
2.红桥区传统体育项目布局一览表
附件1
红桥区“8421”工程项目布局一览表
学 段 | 学校 | 项目布局 | 备注 |
八 所 小 学 | 市师附小 | 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柔道 |
|
新村小学 | 田径、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 |
| |
跃进里小学 | 篮球、乒乓球 |
| |
佳园里小学 | 田径、篮球 |
| |
外国语小学 | 田径、足球 |
| |
佳宁里小学 | 足球、篮球、跆拳道 |
| |
中心学校 | 田径、足球、跆拳道、柔道 |
| |
四 所 中 学 | 第五中学 | 羽毛球、跆拳道、网球 |
|
五十一中学 | 田径、排球 |
| |
民族中学 | 足球、篮球、健美操、跆拳道 |
| |
八十中学 | 田径、篮球 |
| |
两 所 高 中 | 第三中学 | 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 |
|
第五中学 | 田径、足球、篮球、排球 |
| |
一所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 | 红星职专 | 田径、足球、篮球、排球、跆拳道、 游泳、乒乓球、摔跤柔道、武术、击剑 |
|
附件2
红桥区传统体育项目布局一览表
序号
学校
项目布局
备注
1
佳春里小学
田径、篮球
2
洪湖里小学
排球
3
文昌宫民族小学
足球、武术
4
丁字沽小学
足球、武术
5
第三中学(初中)
田径、篮球、足球、游泳、健美操
6
第五中学(初中)
田径、足球
7
八十九中学
田径、篮球
8
红星职专
武术、篮球
9
复兴中学(高中)
篮球、田径、健美操
10
瑞景中学(高中)
田径、排球
11
五十一中学(高中)
田径、排球
12
民族中学(高中)
足球、篮球、健美操
13
八十中学(高中)
田径、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