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红桥区生态环境局2024年工作总结 和2025年工作安排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3-31 15:18

2024年,红桥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部署要求,对照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落实“生态立区”发展举措,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红桥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扛起政治责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强化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组织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层层制定压实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抓实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在全局上下组织开展了“锚定目标 奋斗开局 出力出彩 实干争先”主题系列讨论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局党组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组会传达学习第一议题。对照中央和市区委新要求制定《区生态环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度学习计划》,开展理论中心组交流研讨9次。组织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究专题会议1次。

严格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修订《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区生态环境局党组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干部监管考核和激励保护机制。精心组织、认真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有效开展,紧扣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穿始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结合“三会一课”工作,扎实开展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每周安排集中自学,同时每月分专题开展党员交流研讨工作,组织各支部党员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理论知识学习。相继举办“庆七一 忆初心 强党性 担使命”等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实干为先”,形成了“有为者有位”的正确用人导向。2024年以来进一步使用处级领导干部1人,组织开展职级晋升4批次8人,选拔聘用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1人,新录用人员转正定级1人,招录公务员1人;开展支队班子成员试用期转正2人;开展2名科级干部平职交流,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推动副高级职称人员评定4人,中级职称人员评定4人,初级职称人员评定1人;开展中心副高级职称人员评定1人,推荐党外优秀年轻干部2名;选派多名年轻干部参加全区巡察、市级帮扶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以“青春赋能 奋斗出彩”为主题的青年干部座谈会,充分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是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组织召开2024年廉政工作会议、警示教育大会,党组书记带头讲授《永葆清明本色 助力红桥发展》《从百年党史回眸党的纪律建设 建美丽红桥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廉政教育党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紧盯重要节点,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节前廉政警示教育会7次,坚持节前提醒,及时通报典型案例,持续保持警示震慑。局党组书记对班子成员开展廉政谈话3人次,分管领导对各科负责人及党支部班子成员开展廉政谈话8人次。推动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局党组听取下级党组织“一把手”深入开展基层监督工作情况2次。先后12次专题研究部署我局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专项工作,自查整改问题2个,报送正面典型,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差异性管控措施白名单惠及项目3个。

(二)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印发实施《红桥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明确本年度攻坚战工作任务,组织红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成员单位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调度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动会,多次召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调度会,及时通报分析问题,积极应对不利天气影响,部署相关工作。盯紧攻坚目标和任务时限,每月调度攻坚战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及专项行动方案。以PM2.5控制为主线,坚持移动源、工业源、燃煤源、扬尘源、生活源“五源同治”,推进PM2.5O3(臭氧)协同治理持续加强施工工地精细化管控,推动铁路沿线施工项目定期喷洒抑尘剂,降低扬尘污染。加大道路机扫水洗和裸地苫盖治理力度。持续推进新能源渣土运输车有序替代。建成4个环保标准化工地。2024年全区空气质量各项指标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其中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1%,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三;达标天数比例为70.2%,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提高率全市第一,完成了67%的年终目标。

二是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科学精准开展地表水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制定并推动落实《红桥区2024年汛期地表水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台账》。完成41处雨污混接点改造任务和30处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推进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排查及20222023年排查问题清单治理工作。积极申报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生态环境部论证入库。坚持会同兄弟区开展上下游水环境保障和联防联控联治工作,全力保障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度均值达到Ⅲ类优良水体目标要求,其中2024112月红桥区城市水质指数为5.3158,全市排名第二。

三是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运输六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工作。完成红旗路与芥园道交口东北角地块、红旗路与芥园道交口西南角地块、天津民族中学附属小学二期工程项目3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工作。建成1个宁静小区。全区土壤环境风险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严守安全底线,抓好各类危险废物监管

一是拧紧安全生产链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二是完成40个“无废细胞”创建及考核工作。三是将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全部纳入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范围,联系区政务服务办对全区200余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全年未发生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等环境污染事件。四是强化对全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污水消杀工作的监管。开展医疗废物检查100余次,全区未发现有私自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全年安全处置医疗废物700。深入推进医疗机构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摸清全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提升医疗污水治理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提升执法监测和宣传服务水平,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提升环境执法水平结合执法大练兵,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23人次,执法检查企业1396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4个,立案14件,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和“美丽红桥”微信公众号累计曝光各类环境违规违法案例16件,处理各类环保信访件1692件,办结率、回复率均为100%

    强化监测保障力度顺利通过了天津市专家考核组对中心实验室持证上岗项目的考核,理论考核和盲样测试合格率均为100%。全年累计监测390个(次)点位,获得各类监测数据1334个;开展各类移动源专项检查检测875家次手检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4673辆次,遥测机动车22755辆。

三是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组建了16支环保志愿服务支队。依托六五环境日开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志愿巡河护绿活动。成功举办了第10届“童声嘹亮 环保进校园”活动。联合区有关部门组织青年志愿者30余人开展了“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滨河公园净滩行动。围绕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创建宁静小区开展了环保宣讲活动。同时,依托学习强国、美丽红桥等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原创信息50余篇,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在《中国环境报》刊发署名文章—《善作善成全面推进美丽红桥建设》,全区柴油车尾气治理工作也被《中国环境报》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红桥环保“好声音”更加响亮。

是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台。落实生态立区发展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对接服务企业,制定实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六项举措,召开环保企业“共谋创新发展 共建美丽红桥”交流座谈会,成立红桥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全力为驻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区生态环境局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实施“一、二、三、六”工作思路举措。

“一”即围绕一条工作主线。坚持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有效落实生态立区发展举措,加快建设美丽红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红桥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年工作主线。

“二”即强化两个支撑保障作用。一是强化执法利剑支撑保障作用。扎实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推动执法过程中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使用,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衔接联动机制,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强化监测科技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力冲刺监测中心资质复建“最后一公里”,尽快具备检测资质和出具报告的能力,为我区科学高效精准治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三”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紧紧围绕《红桥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任务清单》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区蓝天办调度机制作用,鼓励引导创建绿色工地,倡导优先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运输车辆以及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积极推动制冷、供热设备电能替代工作,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力争2025年我区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71.5%。深化区碧水办、河长办“两办协同”作用,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全力完成2025年既定的43处雨污混接点改造任务。进一步巩固全国美丽河湖创建成果,持续加强地表水联防联控,力促全区地表水类水体比例保持100%。坚持土壤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并重,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建成42个无废细胞。实现功能区声环境夜间达标率超过85%目标,成功创建1个宁静小区,推动10个安静小区高标准通过复测。

    “六”即有效落实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六项举措。通过充分发挥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联盟载体作用;助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精准实施监管“正向清单”;主动帮扶企业安全发展;全力保障土地出让和安全利用;坚持事先服务、无事不扰等六项举措,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升级,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这个重要前提作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精心组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融合,立足生态环保领域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加强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养,坚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切实把政治过硬且本领高强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善作善成的环保铁军队伍。


附件: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