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到诸葛亮的“非学无以广才”;
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从朱熹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再到曾国藩的“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
读书,
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自有文字以来,就备受推崇。
在书中,我们能够感受人生的许多面,
有积极,也有消极;
有活力,也有颓废;
有欢愉,更有痛苦;
但无论哪一种感受,都让你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圆满。
【读书的益处】
(一)对个人有益
①增智强能
常言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可以告诉人们许多相关的知识,让人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书读得多了,知道的事情就多,思路就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要高于常人了。
②开拓视野
书,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就好像我们今天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样,打开网络,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打开书本,便是打开了通向世界乃至宇宙任意一个角落的一扇窗口。正像宋真宗赵恒所说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③愉悦身心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可以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在阅读中去体会书中的美好,是对心灵、对精神最大限度的愉悦。读书人通过阅读,不仅是完成了心灵上的享受,也是完成自身的精神发育。
(二)对家庭有益
①有助于形成良好家风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过一句话:“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相信能引起很多朋友的认同和共鸣。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建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风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对于一个家庭的成员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具有重要作用。
②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儿童的成长成长,与环境的熏陶与影响有很大关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自然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而培养我们的孩子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③对社会有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读何种书?】
①经典必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比如《红楼梦》,比如《四书》、《资治通鉴》等,这些都是可以称为经典的书,当然还包括国外的一些经典名著。因此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最有分量的作品,是一定要读的。
②文史哲必读
文学所蕴含的,其实就是现实之外的真实,它不仅能塑造我们的审美,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反映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哲学带给我们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思辨能力,就是让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处来看待世界。关于历史,自古有“经不如史”的说法,历史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就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史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鉴往知来、鉴古知今。
③诗词必读
读诗,其实是让我们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一个传承,让我们能更好地表达个人的心灵与情感,同时,培养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些对于我们感知力、表达力、心理调节力,都是重要的培塑。
④时政必读
无论从我们的职业、工作性质和人的社会属性来讲,时政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不仅是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已经或正在发生什么,同时,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于我们在重大人生问题上如何选择,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读书
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益处良多,何乐不为?
市属委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