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建议使用ie11及以上的版本 x
关爱版

当前位置:

提升百姓幸福感 打造宜居新红桥
来源:区委宣传部(宣) 发布时间:2018-03-08 09:53

  红桥区启动2018年20项民心工程

  红桥区直面“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招法,新春伊始,启动实施了2018年20项民心工程,为红桥百姓晒出了一份“民生幸福菜单”,涉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优化城区生态环境等四大方面,让改革发展的春风吹遍红桥大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红桥改革发展的成果。

  植根基层

  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红桥区将继续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作为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务,从基层着手,从点滴做起,让每一个项目都面向一线群众,解决根本问题,让民生保障项目更加细致深入,更加精准地保障真正有需要的人民。其中,重点推进棚户区改造,对西于庄等重点项目开展清片攻坚行动,加快老项目收手和新项目的出手,新启动西沽南等地块项目,全年完成征迁24万平方米。同时,大力实施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工程,全年完成116个小区、453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还将持续开展“问需帮困十个百户”专项行动,为1000户生活困难家庭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改善生活条件;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开展为低保、低收入家庭残疾人提供水电气补贴等民生保障项目。

  加快发展

  优化完善公共事业

  社会公共事业是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减能增效的重要基础保证,红桥将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作为区域转型发展契机,不断开拓思路,优化资源,投入人力、物力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持续加快发展,使社会公共事业持续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包括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完成启春里幼儿园二次装修、设施设备配备,完成五中原校舍加固改造,启动三条石小学建设等教育基础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工程。同时,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入户医疗等医疗护理服务;推动区域检验中心、远程放射影像诊断中心正式运行,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双向转诊”。继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第二十八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第九届天津相声节等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新建和更新5个社区健身园,建成1个街道乡镇级全民健身中心,推广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幸福增值

  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源泉。红桥区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加快红桥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红桥区将继续加强标准化菜市场的设置与管理,对红卫桥、桃花园、子牙里、水木天成等4家标准化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在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提升市场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明珠公园公厕、海河公厕,改善居民如厕环境。实施停车秩序专项整治,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规范静态停车秩序,方便群众出行。举办第二十五届民族团结月活动,大力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A级放心药店6家,确保居民能够随时随地买到放心药;在全区100家餐饮单位开展“明厨亮灶”标准图示工作,为市民提供干净卫生的用餐氛围,优化市民用餐环境。

  绿色环保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红桥,离不开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红桥生态环境,是重新焕发三岔河口上这座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老城区魅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红桥本着打造生态宜居的目标,不断优化区位环境优势,将自身逐步打造成为绿色景观带中的宜居之城。今年,红桥区继续加大对各类“脏乱差”区域的环境治理力度,对西关北里等违法占路经营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开展背街里巷道路市容环境的专项治理,营造文明卫生的市容环境。全面落实控煤、控车、控尘、控污、控新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美化城市环境,还将对大明道、团结路、河北大街与南运河北路交口等重点道路进行绿地提升改造,打造北门外大街、河北大街林阴路,提升城市绿景“容积率”。同时,将对子牙河桥、西站西大桥、西河桥3座桥梁进行夜景灯光提升,还将对海河沿线及周边建筑进行升级改造和维修维护,打造靓丽的河岸风景线。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60001
ICP备案编号:津ICP备1020145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602120171号